是由原绍兴市首批重点学科——肿瘤科的基础上根据学科建设需要于2006年成立,技术力量雄厚,专业人才队伍结构合理,富有团队精神。现有在编临床医师13名,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4名,硕士3名、博士1名、在读硕士5名。同时拥有一支热情细致、具有丰富专业理论知识和熟练操作技能的护理队伍。
学科一贯将恶性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作为日常诊疗工作的重点。注重乳腺、甲状腺恶性肿瘤以手术为主的规范化、个体化综合治疗。以手术的保留功能和微创、美容化作为学科发展方向。将提高乳腺癌、甲状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作为本科的终极目标。诊疗规范与国际同步,其诊疗水平达到省内同级医院先进水平。近年来年均收治病人2600例左右,其中手术病人达2000例左右,三、四类手术比例>70%。高质量的诊疗技术和良好的服务理念使学科在广大患者中具有很高的信任度与满意度。
学术地位
开展了多项基础与临床研究。近年来在《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等国内核心期刊上包括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及参与省、市级课题多项,获绍兴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多次,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二、三等奖多次。
本科特色
一、将恶性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作为学日常工作的重点。充分
...(查看科室全部简介)
利用现有设备,采用多普勒彩色彩色B超、乳腺钼靶X照相、16层CT机、B超定位肿瘤穿刺诊断技术、肿瘤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肿瘤粗针穿刺免疫组织学、乳腺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等先进诊断技术,使病人的早期诊断和确诊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对乳腺恶性肿瘤的综合化治疗提供了确切的循证医学依据。学科2011年还计划引进乳腺导管内窥镜设备、2012年引进麦默通旋切设备进一步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
二、注重乳腺癌的规范化、个体化综合治疗。结合乳腺癌病人的综合临床资料个体化的给予乳腺癌根治术、改良根治术、保乳根治术、前哨淋巴结活检保腋窝手术等,术前新辅助治疗和术后辅助治疗如化疗、内分泌治疗、放疗、分子靶向治疗按照国际规范施行。乳腺癌的整体治愈率、5、10年生存率达到国内大医院同期水平。
三、乳腺良性肿瘤开展隐蔽切口美容手术和腔镜辅助微创手术。满足了当代女性朋友的美容要求。
四、对传统甲状腺手术进行不断创新,根据病人不同的需求开展了甲状腺微创和美容手术——腔镜辅助颈部小切口甲状腺手术、颈部无疤痕完全腔镜甲状腺手术。二者已成为本学科的甲状腺常规手术,获得了很高的病人满意度。
五、开展分化性甲状腺癌的改良与缩小、功能化手术。随着甲状腺癌发生率的日益增高和微小甲状腺癌发现病例的增多,为了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开展了系列甲状腺癌的保留功能和改良缩小化手术。如多保留功能的颈淋巴结清扫术、早期甲状腺癌的甲状腺全切+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开放或腔镜下进行)、低领长弧形切口的甲状腺癌根治术、保留甲状旁腺的精细化甲状腺手术,真正做到了个体化、标准化治疗,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手术,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六、敢于承担社会责任,为病人解除疾苦。学科近年对多例胸骨后甲状腺肿、巨大复发性甲状腺肿压迫气管、局部晚期甲状腺癌、甲状腺肿瘤引起急性气道梗阻病人进行成功的手术治疗和救治,进一步提升了学科的整体诊治水平,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七、不断探索和实践,最大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如乳腺癌腋窝清扫时结扎上臂淋巴管避免术后顽固性皮下积液、保留腋鞘的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减轻术后上臂水肿、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乳腺癌手术避免乳腺癌术后上臂异常感觉、乳腺癌手术腋窝引流技术的改进避免术后积液、注重乳腺癌术后上臂功能的早期康复等;甲状腺手术时精细解剖避免损伤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的误切,大大降低了术后声嘶和抽搐的发生率,喉返神经的损伤率保持在0.5%以下,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受损率1%以下。低于文献报道水平。
研究方向
乳腺、甲状腺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乳腺、甲状腺肿瘤的微创和功能化、个体化外科治疗;乳腺癌的化疗、内分泌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
教育培训
承担绍兴文理学院、温州医学院、杭州师范大学等医学高等院校的临床教学任务和其他县市级医院的培训进修任务。每年接受各高等院校实习医生90名左右。近3年承担市级继教项目4项。
(隐藏科室简介)
该科室专家出诊情况
2月6日
星期四
2月7日
星期五
2月8日
星期六
2月9日
星期日
2月6日
星期四
2月7日
星期五
2月10日
星期一
2月11日
星期二
2月12日
星期三
2月8日
星期六
2月9日
星期日
2月10日
星期一
2月11日
星期二
2月12日
星期三
2月8日
星期六
2月9日
星期日
2月10日
星期一
2月11日
星期二
2月12日
星期三